期末考前夕的領悟

托 Computer Science 304 的福,我終於領悟到--

原來馬桶也是很有歷史,很有文化低!!⊙_⊙

根據歷史文獻指出,在公元前 2500 年就已經有人在使用馬桶了。如果 Wiki 沒有騙我的話,下圖就是古羅馬時期的公共廁所:

只是這種馬桶到底要怎麼用,我跟H某討論了很久,還是不太明白。第一反應是直接坐在洞口上,可是參考資料指出坐式馬桶是十九世紀中期才有的玩意[1],古人應該不是這樣用的吧?(況且上面坐著就算了,幹麻下面還要再開一個洞?) 所以蹲式馬桶的假說 (“Squatting Hypothesis” [2]) 明顯受到了大多數學者的支持。

不管怎樣,還好我們的社會持續在進步,現在這種挖洞式的古董馬桶幾乎都已被沖水馬桶 (flush toilet) 給取代了!說到沖水馬桶有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一下,就是 Thomas Crapper…某種程度上,他是一個英雄人物,雖然我覺得以他的 case 而言,應該說是悲劇英雄比較貼切…^^”

喔還有還有,馬桶除了擁有悠久的歷史外,它也是個非常深奧的文化呢!(゜▽゜) 除了解決生活需求以外,竟然還有什麼 Social Bonding (促進人予人的互動關係)、The Great Equalizer (連皇帝都要「出恭」,所以證明人人生而平等)、Toilet as Refuge (讓人暫時遠離世俗喧囂的好地方) 等大學問,連廁紙架的設計都是經過精心計算的!(可參 Toilet Paper Security)… 看完之後,真的會讓我很想唱劉德華&陳小春的~「每一個馬桶都是英雄~!ヽ(´Д`)ノ ♪

 

痾,所以我的這一篇領悟,跟 Cpsc 304 有什麼關係?

其實就只是…今天是 304 期末考嘛,然後昨晚就不小心跟某個 (同樣也要考試的) H某在線上哈拉到很晚,原本只是想詢問 “flush” (資料刷新) 是什麼意思,沒想到該H某不曉得是自以為是冷功高段還是純粹想敷衍竟然給我「用完馬桶後要做的事」這種白爛的回答 (ಠ益ಠ) (阿原文還是 “…flush asynchronously in the background” 耶你是想怎樣),不服氣地決定投奔危機百科,結果它就很配合地給我連到 “flush toilet”…而我不看則以,一看就引發了我那源源不絕的求知慾以及不斷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原本在 caffeine high 暴走中的H某也對我的新發現產生的極大的興趣,於是這兩個缺乏考前危機意識的瘋子就這樣七嘴八舌地討論到半夜…嗯收穫還蠻多的,忍不住 blog 上來分享一下,如果你現在有受騙或被耍的感覺,也為時已晚所以不必來找我算帳 XD 哈哈哈哈 (逃)

 

[1] A History of Technology, Vol.IV: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50-1850. (C. Singer, E Holmyard, A Hall, T. Williams e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s. 507-508, 1958
[2] http://naturesplatform.com/health_benefits.html#antiquity
All images and references are stolen from wikipedia.org

讀全文:http://www.ipixels.net/echo/2007/07/31/toilet/

1 則留言

  1. H wrote:

    no, i wasn’t really interested in the toilet thingy, just wondering why roman toilet has 2 holes, it was you who were a lot more interesting =9

發表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