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愛:《Amour》觀後感 (未完)

這大概是我人生中寫得最辛苦的一篇觀後感,因為每次只要一回想到其中幾幕就會忍不住飆淚,所以本文大部分是電影看完到家後一個小時內邊哭邊快速地以一堆斷句詞彙拼湊完的,還要讓自己沉澱冷靜了兩個星期才能回來分好幾次斷斷續續地補完,所以如果讀下去時看到我開始語無倫次請不要見怪啊 XD 然後因為這只是個人對這部電影的感受 murmur,不是專業的影評,所以背景介紹什麼的我就先跳過了,大家也不要讀得太認真啊 XD (喔還有先聲明本文到處都是雷,所以如果不想被爆雷的還是等看完電影再看吧!)

《Amour / 愛.慕》電影觀後感

Amour

電影的一開始,是一群消防隊員衝破大門闖進一間空曠老舊的公寓,邊走邊迅速地打開所有的窗戶通風,最後在臥房裡看到床上躺著一位睡著的老太太──瘦骨嶙嶙,雙手端莊地在胸前握著一束花,身上及床鋪上撒落了許多美麗的花瓣。老太太已經逝世多時。

鏡頭再往前快轉了數個月,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我覺得《Amour》的導演最厲害的一點是,這部電影寫實到讓我完全沒有覺得自己在觀看一部電影作品──反而像是在親身體驗自己周圍發生的事情,而主角夫婦也彷彿被投射了親人的影子,不再只是個杜撰的人物。就在不知不覺中,你已經走入了他們的世界,房子的氣味、床褥的溫度、走在木板地上的每一步聲響──沒有任何美化的剪接,沒有多餘的情緒宣洩,一切的感官上的接收都是直接的、立體的、強烈的。

Amour

是什麼時候開始跟電影女主角 Anne 老太太產生共鳴的呢?就在消防隊員衝進屋子的下一幕,時間快轉到了一場音樂演奏會開始的前幾分鐘。鏡頭對準著觀眾席,看著人們在觀眾席上鬧哄哄地魚貫入座的情景。不知道為什麼,在那一片黑壓壓的人海之中,我第一眼卻是注意到了 Anne,以及她身邊的先生 Georges (雖然在那之前我並不知道他們長什麼樣子)。即便他們只是隨著眾人陸續入座,從頭到尾都沒有做出任何特別的表情或動作,但我的目光還是會不自覺地一直放在他身上,心裡總有個直覺告訴我『她就是待會劇中的主角』──不曉得這是不是導演的刻意安排 (也許她胸前露出的白領在一片深色西服中稍微顯眼些?),當故事還沒開始,我馬上就覺得我是認識 Anne 的,她再也不是一個跟我毫無關係的虛構人物,在不知不覺中,我已經走入了她的世界。

Georges 跟 Anne 是一對八十多歲已退休的音樂家夫妻,電影開頭很樸實地描述他們平日的生活瑣事,一起吃飯一起聊天一起攜手外出聽音樂會,沒有刻意安排鶼鰈情深的戲碼,但在許多小事情跟自然的對話上卻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感情有多濃厚。

amour3

後來 Anne 開始時常恍神,到後來兩次中風,身體健康狀況越來越險惡,老先生 Georges 還是不離不棄照顧她,為了遵守不送她去安養院約定,又遇上了舉止惡劣的看護,到最後乾脆一切親力親為,為已經全身癱瘓無法言語的老妻把屎把尿,幫她洗澡做復建。即使自己身子行動也不方便,只要一聽到妻子呼喚他便會連忙趕到她身旁。我覺得最動人的一幕,是當 Georges 帶著 Anne 一起唱歌的畫面:Anne 那時已經二度中風,要發出個音節都非常困難勉強,但即使完全跟不上歌詞的節奏,還是邊努力地發音邊兩眼熱忱著望著 George;即使唱得零零落落,但還是看得出來她在那時是非常快樂的。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曾經是如此優雅風光的音樂家夫婦,現在的生活卻一日比一日更勉強狼狽,對生命的信心再怎麼堅定,也是會受到嚴峻的考驗。在心理變化上 (照顧者的無奈、被照顧者的煎熬),《Amour》用許多不同的角度描寫地淋淋盡致:

● 老人的生與死的自尊

整部電影裡最令人揪心的,是它平靜又寫實地描繪出人對於生老病死的無助。Anne 跟 Georges 都有一定的社會及經濟地位,在許多方面來說,他們都擁有相當令人滿意的成功人生,但當 Anne 發現自己無法順心移動、無法控制自己排泄、任何事情都必須倚賴他人幫助,這對她的尊嚴無疑是個嚴重的打擊。對於 Georges 來說,他必須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愛妻逐日凋朽卻無力改善,也無法阻止外人同情的眼光,更無法面對自己已經漸漸無法照顧對方的事實,只能自嘆力量的微薄。但直到最後,他們還是努力辛苦地維護僅剩的自尊心,直到選擇最終的結局,成全了兩位老人最後的尊嚴所在。結局雖然是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這段糾結的掙扎令人鼻酸。

● 女兒的孝親盲點 對比 熱心鄰居的支持

整部電影裡最引人深思的,是這對夫妻和他們的女兒間的親子關係。他們之間看似和平,女兒在母親發病後也似乎想要幫助父母一盡孝道,但你卻可以看得出來這段關係是非常疏離的。

在 Anne 病發以後,女兒第一次來到家裡與 Georges 談話。談話大部份的內容都在講自己的婚姻狀況,最後才關心起媽媽的健康。得悉病況之後她只問了一句「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女兒幾乎每次出場時都會問這句話,雖然似乎是很誠懇地在表達對母親的關心,但最後也都沒有看見她為母親做了些什麼,多半也只是關心一下問完話後就走了。

反觀這對夫妻樓下的鄰居,即使和 Anne 跟 Georges 非親非故,還是熱心地幫忙採買每日生活所需,還對 Georges 說他們對於他如此照顧 Anne 的行為非常感動與尊敬。這對鄰居不僅提供了體力上實質的幫助,更是提供精神上的支持,這對孤立無援的 Georges 無疑是最大的安慰,也是他當下所最需要的。諷刺的是,在這幕結束後 Georges 馬上接到了女兒的電話,而當女兒得知父親是獨自挑起照顧媽媽的責任時完全無法接受,大崩潰完後還質問父親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了嗎? 她不僅在父母受苦難時完全缺席,還口口聲聲打著「我這麼說都是為媽媽好」的嘴臉,這應該是整劇裡最諷刺的地方,但卻也是最沈重的,因為這類孝親盲點,正是目前社會上的家庭裡非常普遍的一個景象。

Amour

● 牆上的油畫與舒伯特的音樂

整部電影裡最巧妙的,就是導演運用靜物來傳達意象與感情的手法。整部電影裡幾乎沒有配樂,鏡頭也常常呈現定格靜止的狀態,當下觀眾可能還明白不過來某幾幕的意思,但在事後反覆回想時,便能頓然理解出它背後的含義,好像看電影的時候有幾個盒子還未打開,但在事後一個一個把盒子打開之後,發現那盒子中的寓意與其中承載的情感衝擊,是遠遠超過看電影時當下的感受的。

(待續)

● 窗與鴿子

(待續)

● 結束與起點

(待續)

—————–

PS. Just publishing this draft first to make sure that I won’t put it off even longer… man this is such an emotional drain, I had to watch countless episodes of How I Met Your Mother between paragraphs just to lighten up the spirit a bit T_T 太久沒寫認真的文章了好艱難啊! 老人什麼的題材我最沒抵抗力了啦!! (哭

8 則留言

  1. 不敢看~看了一定會傷心~~

  2. 我最近也看了這部
    看完好沉重
    最近家裡剛好有人生病
    那種無力的感覺有時真的是只有無時無刻在身邊照料的人才會了解的
    很喜歡妳寫的這篇 =)

    • 小 N wrote:

      awww 妳說的沒錯 可能是因為有類似經驗所以看起來特別揪心! >< 謝謝妳的鼓勵呢!! 希望我可以在今年年末之前寫完這篇! (擦汗XD

  3. wrote:

    太久沒新文章了,抗議~

  4. rufi wrote:

    這個未完一未就是兩年了,我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 cliff hanger 啊~~

    • 小 N wrote:

      當初明明還有一堆想說的,但我想現在我可能得把整部片再重看一遍後才可以寫完了…XDDD (oh no 然後再花幾個月平復心情這樣)

小 N 發表回應